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486293
 宅胖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1595年英格蘭「終止長弓法令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文明的處理方式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明清中國白銀大量流入的討論
作者: 宅胖 日期: 2012.06.12  天氣:  心情:

明清中國白銀大量流入的討論
c 豆莢 #來源(Source) TAG:明朝時代 @ 03-02 04:03 瀏覽:87次
特別感謝 fishyu 童鞋的友情投遞(轉載)
明清中國白銀大量流入的討論
  自從宋朝開始到清朝前期,中國生產力和技術快速發展,遠遠超越周邊國家,所以形成貿易摩擦,
宋朝中國只能流出白銀平衡和遼國,金國的矛盾;到了明清,中國貿易入超導致白銀大量流入,白銀貶值,
黃金相對升值,但白銀解決了流通中貨幣不足的問題,因為資本主義工商業快速發展對貨幣需求量很大。
清代後期,由於鴉片貿易和賠款,中國貿易走下坡路,變成了白銀流出。宋朝的白銀流出遼金,遼金還會回購宋朝商品,
所以擴大了中國的商品交換地域,並不損害宋朝經濟,而清代後期的白銀流出,外國並不大量購買中國商品,所以中國經濟受到損害。


  明朝中國還是吃了匯率的虧,當時不明白國外金銀比價,國外是銀子賤中國是銀子貴,不知道老外白銀居然那麼多,
白銀成了中國當時事實上的硬通貨,所以積累的白銀財富實際在貶值,類似今天積累的美元,一樣在貶值。


  清朝中後期中國與外國的貿易戰,主要體現在貿易品種結構單一,造成兩敗俱傷:中國出口嚴重依賴茶葉,
進口結構也很單一,就是白銀;對方也找到一種成癮品來對付中國,就是鴉片,並很快替代了白銀。
看起來就是中國的農業和西方(包括日本)的礦業在戰鬥,最後對方打不過,日本只好鎖國,歐美只好販毒。


以下


-----------------


以下跟貼


  劉謹案中的金銀數目,大概要算家產折價,但論金銀現貨,恐非其實。
  畢竟在此之前的整個永樂時代,大明朝的銀產量也不過才區區幾百萬兩,在此之後的萬曆初期中央財政年入也不過四五百萬兩,
劉公公再能耐,要收藏兩億多兩白銀現貨,也是困難的。


  明代西方白銀就開始大量流入了,還有日本白銀的流入。
  從金銀比價可以得到一個不太準確的數據:明代初期,金銀比價為1:4,萬歷時1:8,乾隆時1:20,
考慮到黃金的流入以及其他因素,白銀的貶值可能更多。


  劉瑾家被抄的數據史書上記錄明確,而且黃金白銀和房屋等是分列。


  萬曆四五百萬白銀的財政收入,可能是財政收入的一部分,大量銀可能通過民間貿易存在民間,
使得中央財政沒有足夠硬通貨作為財政收入。因為萬曆年間人口應該有五六千萬至少,如果每人每年只向中央交一錢的銀子,
這個稅太低了,不太可能。另外,明朝官員的工資是用銀子發放,四五百萬兩的話大部分要用來付官員工資。


  我傾向於劉瑾可能的確有那麼多銀子,但是民間送給他的,而非從中央財政中貪污,說明當時中國國內白銀存量已很大。
好像最近出水的南海一號就是明朝出海貿易的船吧,瞎估計,那船貨上的東西應該值十幾萬兩銀子吧,那麼,
假定一條船平均掙上二十萬兩的白銀外匯,一千船次的話就是二億兩,明朝那時每天各港口總計開出三條船還是可以做到的吧。


  假定中國國內的黃金量基本固定,如果銀在200年間貶值五倍的話,應該可以看作是中國外匯收入增加了五倍,從1576年起,
每六年外貿收入翻番的可能性存在。但是應該大部分白銀存在民間財閥錢莊手中。


  歲幣問題...我倒覺得歲幣的銀子不會流失,因為銀子到金人手裡依然是貨幣,而且這些貨幣大部分還是會流回南宋,
甚至起促進流通,發展經濟,財富分配的作用
  假設金人不要銀子,只要價值十萬兩白銀的物資,這才會形成硬損失吧.歲幣,也不妨看做是雙邊不平衡貿易的補償,
可以想像金國對南宋的貿易逆差有多大.或者歲幣是提供金國補貼,而這筆錢最終是分配給南宋民間.南宋無論多麼戰亂,
但沒有窮過,北宋亦然.


  遼金之際,戰爭的根本原因還是貿易問題.當時宋朝很喜歡搞貿易封鎖,讓那些需要奶茶來攝取維生素的遊牧民族只有開戰.
如果宋朝主動廣開榷場,會是另一番景象吧?這條原則適用於任何朝代.


  白銀大量流入的同時,也是黃金大量流出,因為我國金銀比較高,而歐洲和日本比較低,這個套匯誰都會幹,
一直弄到全世界比價都差不多,就停了。


  宋朝對遼金 西夏的白銀賠款 幾乎都會購買鐵茶 絲織品以及其他奢侈品,所以那些白銀幾乎都在宋王朝的大商業圈中流通,
同時宋的海上貿易也很發達。但似乎銀子得收入不是很多。明朝的對外貿易主要是絲綢,但銀子似乎依然沒有成為主要貨幣,
銀 銅比價似乎不低。直到康熙開始,對外商業貿易大幅增長,中國對外出口產品以陶瓷和茶葉為最大宗,
似乎一船得瓷器可以換回半船銀子,茶葉出口也很多,喬家大院就是寫照,中國大量得銀子應該從清代開始積累的。


  無論放出去多少銀子,這銀子還是會回到中國,而且帶進來更多銀子.只要貿易線路暢通,域外銀子自然源源不斷流進來.
只要中國是順差,銀子就會增多。


  比較而言,宋朝還是喜歡搞貿易的。問題是遼金拿什麼來買,一般情況還湊合,可以拿牛馬羊,人參來換。
但是到了北方大旱或大風雪,遊牧民族就沒有牛馬羊了,自己吃都不夠,還換什麼。而且農耕民族平均都有半年以上的積蓄,
那些是不怕乾旱或風雪的,不來搶就要餓死。


  以前沒有細想過宋朝賠出去的白銀還是在宋朝經濟圈內流通,所以雖然一直在賠錢,可是宋朝經濟體未被破壞,
不像清末,白銀的流失嚴重影響到中國經濟運行。
  但是,宋一直未把白銀作為硬通貨,而是使用交子(最早的紙幣),說明宋朝時中國沒有足夠的白銀儲備,
可是遼金元接受白銀,說明當時白銀已經是國際貿易間使用的硬通貨,從這點上是否可以確定,由宋至明,
中國因為沒有貴金屬足夠儲量,一直無法把白銀作為硬通貨使用。貨幣的產生是商品經濟發展所致,
宋由1023年至1127年,官交子(紙幣)流通104年,說明宋朝經濟發展到了一定程度,使得政府不得不發行紙幣來彌補流通貨幣的不足。
但白銀已在當時成為國際硬通貨。


  明宣德三年(1428年),明政府規定,民間用銀交易,買賣雙方每一錢銀各罰一千貫,1450年規定官吏貪污,
金銀珠寶追回原物,其它贓物折收寶鈔(一種官方貨幣)------可見明朝愛抄家就是因為官員銀子多,
可是白銀不是官方認可的流通貨幣,但在民間普遍接受。


  1492年,官方允許鹽商引鹽輸銀,戶部存銀百萬餘兩,引鹽是指商人交了糧食,政府付給商人不是官方貨幣(那東西商人用不到),
而是給商人鹽票,商人拿了鹽票領鹽銷售獲利,因為當時鹽是國家專賣。但是鹽戶們是在1489年已改收白銀。
可見,鹽票是作為一種國家商業稅收的一個形式,國家禁止白銀作為交易貨幣,應該是因為這些白銀是民間海外貿易獲得,
而非國家關稅獲得,所以國家禁止,是後來不得不承認白銀作為法定流通貨幣。


  西班牙殖民美洲->開採墨西哥銀礦->購買中國產品(主要是紡織品)->明萬曆年間開始使用銀本位。


  明隆慶開關->出口大量紡織品(江南紡織品的成本是西班牙/荷蘭的1/3至1/5)->積攢大量墨西哥白銀->明萬曆年間開始使用銀本位。


  (可見紡織業的發達是貿易順差和白銀流入,解決本國白銀貴金屬產量少的短缺問題,白銀本位制確立的基礎。)


  樂二十一年間(含建文四年),政府從銀礦共獲得489萬兩銀子,這是整個明朝采銀最多的一代。
從洪武二十三年到成化二十二年,累計也不過978萬兩,靠這個速度,要填劉公公的25900萬兩只夠個零頭的。


  明朝抄家可是出了名的假賬多,比如說抄個嚴嵩,就把整個江西苦了二十年,為啥呢?因為嚴家銀子數目不夠,
那就一定是轉移了,接著就抄親戚,親戚家不夠,就抄親戚的親戚……
  抄張居正家何嘗不是這樣?只不過劉謹名頭太壞,而且沒有親戚可抄,故而流毒有限罷了。


  清中前期每年開採白銀十萬到三十萬兩,乾隆年間社會總存量大約七八億兩,大約人均二兩,
同期歐洲人均大約二十兩,中國的白銀價高得多,這就是貿易中白銀不斷入超的真正原因。


  (所以雖然中國國內金銀比價顯得白銀在貶值,但白銀的購買力平價,中國還是高於歐洲,
是更硬的通貨,所以歐洲人願意支付白銀。這是建立在當時歐洲人均財富不可能高於中國10倍的前提下。)


  自漢代起中國的黃金儲量似乎一直在減少,難道也是貿易?


  崇禎2年,明全國在冊兵員57萬餘人,每年軍費開支一項就高達白銀1530萬兩,
而戶部徵收的土地稅、戶口稅及鹽稅、關稅等大宗稅項只有1461萬兩。同年,給事中劉懋建議裁撤驛站,
崇禎深以為是,當年結省白銀685720兩,其中有位下崗分流的事業編製工人李自成。崇禎3年,
兵部尚書梁廷棟上疏請求增加「加派」,這位老先生算了一筆帳:上一年度稅收1461萬兩,即使對商業稅不計,
如果按照納稅土地數計算(當時納稅土地數為5.8億畝,實際耕地在7億左右),
每畝耕地上一年度額定稅為2分5厘白銀,約合銅錢25枚。劉懋估算全國人口為2億(個人嚴重懷疑,基本不可能,下面姑且按照他的帳來算),
人均賦稅才7分,加上前朝遼餉和擬議中再加的遼餉共計685萬兩,人均賦稅才一錢多。現在看來,
明崇禎3年的人口數應該不會少於七千萬,明末人均賦稅3錢多。當然這是在理想的情況下計算的,
沒有考慮火耗、貪污等問題。可見明末白銀數量之巨大。


  這兩天重讀《嚴嵩傳》和《中國通史》之明清部分,找數據來理清思緒,下列資料大家分享:
  1386年米一石值銀半兩(當時財政收入主要是糧食和布,沒有糧食的人一兩銀頂二石米)
1395年米一石值銀2.5錢,
1631年米一石值銀4兩
  通貨膨脹很嚴重,應該就是外匯收入持續增加,導致貨幣貶值,因為明中葉以後用國際硬通貨作為本國貨幣。
  1425年到1429年,稅賦沒有增加但是明財政收入增加五倍,當時的財政來源是地稅,貢納和人頭稅,
還有關稅,鄭和1405年起開始下西洋,當時中國對外貿易很成功,對貢躬(國外官方進貢)船收6%的稅,
商船收12%的稅。這筆關稅收入是白銀。
  1457年英宗復辟以後,官俸由糧食改為白銀,國家稅收全部折銀,白銀正式成為政府確認的硬通貨。
基本上可以確定,白銀成為硬通貨是明中葉以前對外貿易發展的必然結果。


------------------------


  1425年至1429年之間是仁宣二帝在位,這期間帳面上的財政收入大大增加了,
這些多出來的收入是因為開設了鈔關以及增加了門攤榻房等項商稅,這些商稅是以大明寶鈔結算的,
背景是明初寶鈔發行過濫導致鈔價嚴重貶值鈔法壅滯,帳面上增加了,但實際收入上沒有任何增加,
跟白銀更是沒什麼關係。再一個,明代前期從來不對外國貿易船抽稅,對外國貢舶抽分始於弘治年間,
對非貢舶抽分始於正德四年,跟永樂洪熙宣德等時代沒什麼關係。


  官俸折銀是嘉靖間的事,之前一直硬性攤派寶鈔和布帛折部分官俸,國家稅收全部折銀是一條鞭法的目的
,但是終明一朝這個過程並沒有完成,英宗正統元年作出的改變是四省漕糧折銀,稱為金花銀,再加一個弛銀禁,
要說承認白銀的硬通貨地位可以,要說開始走向銀本位也可以,但是離國家稅收全部折銀還離得很遠。


----------------


  嚴嵩1565年被抄家,白銀200多萬兩,就算這個數字有假帳可能,但他的宅第田地古董書畫珠寶折價的話也遠超過這個數字。
到崇禎2年養活一個兵平均一年花二十兩銀子,拋開通貨膨脹因素,嚴嵩的家產可以養活幾個軍區呀!
可是到了嘉靖年間,政府收支好像就開始不平衡了。白花花的銀子去哪了?為什麼政府拿不到足夠的白銀?


  推薦lz去看幾本關於這個話題的書,彭信威先生的《中國貨幣史》,李金明的《明代海外貿易史》,
萬明的《中國融入世界的步履—明與清前期海外政策比較研究》。


  史書上關於王振、劉瑾等人貪污的數據權當看笑話吧,崇禎十六年蔣臣提出重開鈔法時,
對天下存銀總數的估計也不過是二萬萬五千萬兩上下,
這還是經過隆萬啟禎四朝八十年間非常發達的海外貿易輸入大批美洲和日本白銀後對天下存銀總數的估計,
正統和正德二朝除非是他們航海去美洲發現了大銀礦,否則根本沒可能存下史書裡所說的那麼多金銀。


  再補充兩篇重量級的論文,梁方仲的《明代銀礦考》、《明代國際貿易與銀的輸出入》。
  中國貨幣白銀化奠基於明朝,此已解決首帖疑問。至於來源,依據現行通用的GNP理論,收入為國內及國外總合,
換句話說,中國的白銀若不來自國內礦產,想必來自於國外礦產,再進一步,除了國內挖鑄生產,
另外則是透過大量貿易而來,適逢大航海時代,新大陸被發現,於是始有大量白銀,
另外不願被提起則是還有日本的銀礦(還有金礦),大量輸入中國
(但這並不是日本吃虧,事實上一艘船金換十艘船米,有無賤賣還有得爭)。


  宋朝並非以銀為主,局限於銀兩或有欠缺,若以一兩銀為一貫文,以宋朝歲入動輒數千萬貫,十萬兩銀不過是十萬貫文,
比例上僅為九牛一毛。明朝有「錢法」及「鈔法」但是就沒有「銀法」,而「銀錢並使」的現況,
令人想起唐朝的「錢帛兼行」,並不是說沒有銀就沒有財富,有帛有錢為何不能作為財富計算的標準。甚至一直到清朝,
通寶仍然被使用,背後本位為銅,並不是銀,況且當時一斤十六兩,錙銖有別,算法也不一樣,
若以明清的銀兩往前呼應到唐宋,往往會忽略各朝本有差異,至少大航海時代在後世才發生,白銀來不及提前被發掘。


  額是在想為什麼是白銀成為中國貨幣,其實就是為什麼明朝有能力把國際硬通貨作為本國貨幣-----可是這個說法也不對,
墨西哥鷹洋也是本幣成為硬通貨。


  (墨西哥是靠硬挖,類似今天的海灣國家石油發財,中國是靠海外貿易積累,並非靠硬挖,所以產業技術整體水平高出墨西哥很多。)


弗蘭克的白銀資本有詳細的介紹,你可以看看。
  致來說,發現美洲後,在墨西哥發現了大銀礦,雖然美洲也產金,但是歐洲金銀兌換比大約是1比20,
而1520年,明朝時1比6.所以,歐洲商船帶了很多白銀來,買了中國貨物後剩的白銀都換了黃金。
(中國還是吃了匯率的虧,當時不明白國外金銀比價,不知道老外白銀居然那麼多,所以積累的白銀財富實際在貶值,
類似今天積累的美元,一樣貶值。)
  日本當時也產金銀,不過日本產品大陸也不要什麼,倒是日本需要大陸的藥材,瓷器,茶葉等等,
所以日本的黃金白銀不斷流失到中國,搞得後來日本德川幕府要閉關鎖國,就是黃金白銀流失的太厲害了,國內都沒通貨了。
  所以美洲大發現好像多米諾骨牌一樣,給遙遠的遠東都造成了深遠的影響。所謂明朝末年有了大量白銀作為貨幣,
導致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貨物流通加快,一條鞭法實施,用白銀繳納賦稅,日本的閉關鎖國,歐洲的白銀大量流入中國,導致歐洲各國憂心忡忡,後來鴉片貿易的出現,鴉片戰爭,都可以得到清楚的解釋。


  一條鞭法的實行,是白銀已成為硬通貨,國內有足量白銀流通,而農民又湧向城市逃避稅收
(當時手工業稅比農業稅低,而且沒有人頭稅),土地兼併在大地主手中他們又有稅收優惠,
所以國家收不到錢,才不得不把所有稅收都依田畝計算,不再以農業人口計算。


  南海一號是宋代沉船,那些用大米研究古代經濟的先生請注意古代大米的產量。


楊天明《明末清初外國銀元內流問題研究》《經濟學消息報》591期(2004年4月30日):


外國銀幣的輸入與流通
  明穆宗隆慶元年(1567年),詔「准販東西二洋」,引發了東南沿海蓬勃的海上貿易,
也打開了外國銀元流入中國的源頭。貿易中,外國對中國商品的渴望遠遠超過中國對外國物品的需求,
貿易的外方只能用白銀換取中國商品。明末清初外國輸入的白銀,主要是南美洲白銀和日本白銀。十六世紀中期,
南美洲發現了藏量極為豐富的銀礦。秘魯、墨西哥等國均開採出數量驚人的白銀。十六世紀初,
世界白銀年均生產約一百五十一萬盎斯。在十六世紀中期,即明嘉靖二、三十年間,年均產量已提高到一千萬盎斯。
此後直到十八世紀中葉,即清乾隆年間,世界銀產量保持在九百萬至一千七百萬盎斯之間。南美洲十六至十八世紀期間的白銀產量,
約占世界總產量的近百分之八十。日本白銀礦藏量也極大,被歐洲人譽為「銀島」。十七世紀前,日本白銀產量約占世界的百分之二十。
正是由於與中國貿易的另一方「均無他產」,但有豐富的白銀蘊藏和儲備,所以「夷人悉用銀錢易貨,故歸船自銀錢外無他攜來」。
而中國物產豐富,獨缺白銀,自然視白銀為奇貨。中外雙方在貿易中找到了契合點,所以導致了絲綢、陶瓷外流,而銀幣內流的局面。


  十六世紀初,葡萄牙成功實現了直航東方的夢想。正德十一年(1516年),葡萄牙人 Rafael Perestrello駕船來到中國,
這是葡中貿易的開始。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葡萄牙取得澳門作為定居點,並以此為前進基地廣通貿易,
每年僅交納明官府的船課稅就有二萬餘兩白銀。神宗萬曆六年(1578年),明朝官府准葡萄牙一年兩次進入廣州直接貿易,自此葡萄牙成為中國白銀的主要輸入國。中國方面出口的商品有瓷器、絲綢、綿、手工藝品、農副產品。葡萄牙方面,主要以槍炮、玻璃等物品與中國以貨易貨,但這僅僅是一小部份,大部份則以白銀來補足。葡萄牙的白銀來自於二處:其一為與墨西哥貿易所得的美洲白銀。其二是透過其全球貿易網的交易所得。葡萄牙以澳門為全球貿易網絡的中結點,將歐洲的工業品運到南洋諸島換取香料與寶石,然後交換中國的絲織品等至日本調成金銀,再返航中國,用日本金、銀購買絹、麝香、細工木器、漆器、陶器回歐洲。這樣的貿易模式起自於十六世紀六十年代,至十七世紀三十年代日本鎖國,驅逐葡萄牙人為止。


  西班牙與中國的貿易以菲律賓為中轉而進行。而中國與菲律賓的貿易則於西班牙控制菲島前三百餘年已經開始了。
萬曆四年(1576年),西班牙完全控制菲律賓,發現該島的自然資源不足以滿足日常所需,
便支持菲律賓與「和西班牙和印度同樣富庶,什麼都不缺的中國」擴大貿易。中菲間的貿易因之迅速升溫,
出現了中國商船絡繹不絕奔波逐流於菲律賓的局面。


  面對洶湧而來的中國商品,西班牙人只能從殖民地墨西哥調運白銀來交換。然後西班牙將中國商品運往南美。
為維持這樣一種中國貨物-墨西哥白銀-菲律賓的物流關係,他們不得不加快墨西哥白銀的開採與多條菲律賓海上航道的開闢。
面對大量白銀流向中國的局面,
西班牙國王因此於1593、1599、1604、1608、1609、1620、1634、1635、1636、1639、1706、1718、1720、1724、1727年多次頒發禁令,
限制與中國的貿易往來,但收效甚微。十八世紀未,隨著西班牙海上霸主地位的喪失,其在對華貿易中也漸漸淡出,
勉力支撐至十八十九世紀之交,中國沿海便很少能看到威風八面的西班牙大帆船了。


  荷蘭與中國的交往始於十七世紀初。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七月,荷蘭占澎湖為定居之地,要求與明通商,但未獲成功。
後占中國台灣的雞籠、淡水等地,與廣東、浙江、福建商人進行走私貿易。中荷貿易早期,荷蘭控制的南洋諸國盛產中國所需的熱帶產品,
如胡椒、錫、香料等,交易方式多為以貨易貨,輸入的白銀微乎其微。十八世紀初期,胡椒、香料等產品在歐洲供不應求,
但歐洲對中國茶葉的需求又急劇膨脹,荷蘭不得不調運白銀來交換茶葉。1728-1734年,九艘荷蘭商船從歐洲直接駛往廣州,
總貨值達二百五十三萬荷盾,其中白銀佔百分之九十六。1735年以後,荷印公司放棄荷中直接貿易,改為每年派遣兩艘船到廣州,
資本為每船三十萬荷盾。但這一定額貿易方式的弊端很快就顯現出來。費時既長,茶葉質量難以保證。1757年只能重開直航貿易,
平均每艘船攜帶至少三十萬荷盾的銀元。荷蘭強佔台灣後,又在與日本的轉口貿易中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荷蘭人發展了代理制的方式,
提供資金給中國代理商,委託他們在中國採辦日本所需的一應物品,然後銷往日本,將日本白銀支付給中國代理商。
這種轉口貿易至康熙元年(1662年)鄭成功收復台灣而壽終正寢。


  日本銀的輸入絕對數量,在晚明甚至超過了西班牙運入中國的白銀數,這一優勢並保持至清順治朝(1644-1661)。
日本銀的輸入主要是通過中日間的直接貿易。中日交往來由來已久,日本對中國商品有一種傳統的依賴。由於「販日之利,倍於呂宋」,
所以儘管明朝政府三令五申不准與日本通商,但鋌而走險者仍不在少數。日本出口中國的主要有刀、劍、硫磺、扇等寥寥無幾的數種,
其餘的就是用銀子來支付了。中日間還有第三地的貨物交換,如暹羅、安南、台灣就是其中重要的交換點。這樣的中轉貿易極為繁忙。


  英國出現在中國沿海,最早約在明崇禎十年(1637年),但因葡萄牙作梗而沒有成功。康熙後期,在與中國貿易中,
英國開始嶄露頭角。雍正初,英國常不定期到廣東「互市」。後不斷擴大規模,貿易區域也漸次北上至寧波一帶。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
英國使節馬噶爾尼來華「表請派人駐京,及通市浙江寧波、珠山、天津、廣東等地」,與清朝建立全面的貿易關係。雙方交易的商品,
中國方前期主要為絲、綢、瓷,後期茶葉的份額漸重。英國用於交易的商品初期以「黑鉛、番錢、羽緞、哆羅、嗶嘰諸物」。
還有棉花、錫等,巨額出入差以白銀補足。後期,為扭轉白銀大量流入中國的不利局面,以鴉片作為白銀的替代品,
使中國從白銀進口國淪為白銀出口國。


  美國白銀輸入中國,始於乾隆四十九年(1784)「中國皇后號」的首航中國。船上滿載著人參、毛皮、羽紗、胡椒、棉花、鉛等物品,
交換了中國的茶葉、瓷器、土布、絲綢、肉桂滿載而歸。該次航行的利潤高達百分之二十五,並引發了美國人與中國貿易的想像和激情。
此後,美國「貨船常至粵東」。1784-1789年間來華美國商船達到十五艘。1792年,
美國在廣州口岸的貿易額已超過了荷蘭、法國、丹麥,僅居英國之後。十九世紀初期,到達華埠的美國商船年均為十八至二百二十九艘,
至1803年美國對華貿易已經超出英國以外所有歐洲國家與中國貿易額之和。美國向中國出口的商品種類較多,
有野參、水獺皮、海豹皮、檀香木及有限數量的平布。從中國進口的主要是茶葉,占貿易額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此外有絲綢、瓷器、土布、桂皮、樟腦、大黃等。由於美方商品結構和特性的局限,很快處於逆差地位,
以西班牙和墨西哥銀元來彌補差額。十九世紀二十年代以前,銀元佔到美國輸華商品總額的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
並延續到美國參與鴉片走私為止。


  (中國其實出口結構也很單一,嚴重依賴茶葉,進口結構單一,就是白銀;對方也找到一種成癮品鴉片來對付中國,並很快替代了白銀。)


  梁方仲估計:「由萬曆元年至崇禎十七年的七十二年間,合計各國輸入中國的銀元由於貿易關係的至少遠超過一萬萬元以上」


  葡萄牙每年交廣東市泊司的船課為二萬兩白銀,按明朝規定,所征之船課為百分之二的從價稅,
這樣可推知進入中國的白銀年均為二百萬兩左右。儒塞斯的《史之澳門》也說,據1607年(萬曆三十五年)
墨西哥官員的統計,每年輸出到中國的白銀在百萬以上。至於葡萄牙從日本輸入中國白銀的情況,山村弘造和神木哲南估計是:
1600年以前的四十年中有九十至一百五十萬公斤的白銀流入中國。R. L. Innes估計,
1546-1638年間由葡萄牙輸出到中國的日本白銀為3660-4100萬兩(約138-155萬公斤)。
國內學者倪來恩、夏維中認為,「在十六世紀的後五十年中,葡人共輸入中國的日本白銀是五十萬公斤。
1600-1609年是二十萬公斤,1609-1629年是三十萬公斤,1630-1639年是四十五萬公斤。
因此葡人通過長崎—澳門貿易輸入中國的日本白銀高達165萬公斤」,可能是比較準確的數字。


  西班牙通過菲律賓輸入中國白銀數,中國史書甚少記載。彭信威在《中國貨幣史》中認為:
「自隆慶元年馬尼拉開港以後,到明末為止那七八十年間,經由菲律賓而流入中國的美洲白銀,
可能在六千萬披索以上,約合四千多萬庫平銀」。梁方仲在《明代國際貿易與銀的輸出入》中認為:
「假如自萬曆元年(1573年)起,即馬尼剌辟埠後之第三年,依上面所揭最低的數目計算,
每年平均有三十萬比收流入中國。倘若一直算到崇禎十七年(1644年)止,則在七十一年間,應有二千一百三十萬比收的收入」。
王士鶴在《明後期中國-馬尼拉-墨西哥貿易的發展》中認為:「1571-1644年間,共約五千三百萬比索白銀流入」。
錢江的《1570-1760年西屬菲律賓流入中國的美洲白銀》認為:「1570至1760年共約三千零九十七艘中國商船駛入馬尼拉貿易,
平均每年入港十六點二艘。另依筆者的研究,當時每艘中國商船的平均貿易額約為八萬比索,按照百分之九十五的載銀量計之,
則回航的中國商船平均每艘約載白銀七萬六千比索。由此可知,在此一百九十一年間,
僅由中國商人自菲律賓載回的美洲白銀便達兩億三千五百三十七萬兩千比索,約合中國庫平銀兩一億六千九百四十六萬七千八百四十兩」。
 


  十八世紀,荷蘭向中國輸出了大量的白銀。莊國土先生算出:「1757-1794年,共有135艘荷船到達廣州,
如每船平均攜帶82697兩,共攜銀11164095兩。從1735-1756年,從巴城共派到廣州85艘船。
如各船的30萬荷盾投資中貨物與白銀各佔一半,則這85艘荷船共帶3674380兩白銀。若以上推算成立,
加上1728-1734年9艘荷船從荷蘭攜帶702855兩白銀到中國,1728-1794年間,荷船可能攜帶15541330兩白銀前往中國。
在1720-1795年間,荷船從歐洲運送63442651兩白銀到亞洲,其中四分之一流入中國」。由於中荷貿易較具規律性,
莊的推算應是比較精確的。


  英國與中國的貿易中,貨物與銀幣的比例約為一比三。有些年份,甚至高達百分之九十八。十八世紀六十年代以後,
英國成為中國最大的茶葉主顧。特別是十八世紀末葉,東印度公司從中國輸出的唯一商品就是茶葉。
當茶葉的裝運量由於庇特的抵代稅條例而迅速擴張時,英國意識到白銀不足的問題。又因1779年美西戰爭爆發,
西班牙銀元市場被封閉,所以「自1779至1785年沒有一塊銀元從英國運到中國。就是在恢復裝運現金銀之後,
茶葉投資的增長也速於現銀的流入」。所以1807年,英國從中國進口的貨物為27157006鎊,而從英國運往中國的只有16602388鎊。
在這種情形下,英國開始考慮「怎樣措辦一些既可為中國方面所接受,又能支付茶價,而且本身還可以賺錢的一些商品」,
並最終選擇了鴉片。
結語 在洶湧而來的外國銀元衝擊下,明清帝國與外貿有關的絲綢、瓷器、茶葉等產地的商品生產很快被帶動起來,
出現了一系列經濟發達的市鎮,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也因此滋生萌芽。更由於海外貿易事業的興旺,不少行業中人積聚了雄厚的資本,
形成了粵商、閩商、徽商、晉商、吳越商等商人勢力集團,對地方政治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從這一意義上來說,
與其說中國的大門是被鴉片戰爭的大炮所轟開,還不如說是被白銀浪潮衝開的。外國白銀的輸入推動中國完成了向銀本位的轉變。
乾隆五十七年起,中國開始自鑄銀元。此後所鑄的金銀錢和銅質錢,形制、樣式均仿自外國銀元,
中國的貨幣單位也從「兩」完成了向「元」的過渡。但明末清初外銀的輸入,對集中統一的貨幣政策有強烈的衝擊,無論是對社會的經濟領域,還是中央對地方財政的監控,均出現了野馬放韁、太阿倒持的局面。這樣的影響滯後到十九世紀暴露無疑,並對近代中國產生了極為嚴重的後果。


-----------------


總結如下:
世界銀產量:
  1500-1550年,年產量150萬OZ,(1OZ=28.35g)折75萬兩
1550-1670年,年產量1000萬OZ,折500萬兩
1670-1770年,年產量 900-1700萬OZ,折450-850萬兩
世界白銀總產量:75X50+120X500+600X100=123750萬兩
  關於那時一斤是現代的幾百克,有懂的出來教我一下,應該不會差太多。
明清銀進口量:
日本1546-1629,輸銀入中國至少165萬公斤=3300萬兩
  西班牙1573-1760年,輸銀入中國21億6946萬兩(這個最不可靠,超過了世界總產量。)
  葡萄牙,利用轉口貿易,實現了同中國的間接易貨貿易,輸銀入中國數量不計。
荷蘭1728-1794年,輸銀入中國1554萬兩
  英國:發現總在輸出銀子,銀子不夠用,改用鴉片代替。
中國1546-1794年輸入銀子,至少22億2000萬兩。
  世界白銀總產量比中國200年間得到的銀子少了10億兩,說明數據有問題,但至少說明世界上大部分的白銀進入了中國。


----------------


斤大約600克,一斤16兩,每兩37.5克。


1500-1770,世界白銀總產量123750X0.6=7.3億萬兩。
中國1546-1794年輸入銀子,至少22億2000萬兩。
  楊天明為什麼沒有測算自己這兩組數字很不合理?4年前的新文章呀,他也太能打混了。


  貴金屬如金、銀,1盎司=31.10克,稱 troy ounce,而不等於28.35克。明、清1斤=16兩=590克,故1兩=36.875克,
見鄭天挺、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大辭典》。根據這二個數字,銀1盎司=0.8434明清兩,計算出的白銀總產量更低。


更正西班牙輸入中國銀數量,原文表述如下,
  僅由中國商人自菲律賓載回的美洲白銀便達兩億三千五百三十七萬兩千比索,約合中國庫平銀兩一億六千九百四十六萬七千八百四十兩」。
中國1546-1794年輸入銀子,至少2.8億兩,世界白銀總產量:129500萬OZ=9.4億兩。楊天明的數據沒問題,
全球9.3億兩白銀產量,有至少2.8億兩流入中國,可能高達3—3.5億兩。
--------------------------


  當時世界上大概有三分之一的白銀儲備轉移到中國,時間主要集中於隆慶、萬曆朝,而且中國對金銀的態度是只吃不吐,
號稱「銀泵」,使明帝國成為了一個經濟怪物。(類似於今天中國瘋狂增長的美元儲備。)
  按照西方的社會經濟理論,明朝積累的大量白銀資本已經成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大變革的彈藥庫,是資產階級生產方式的前奏,
這也就是南宋的工商業發達程度遠遠高於明朝,但是現代人總願意將明朝視為「資本主義萌芽」的原因。


  我也認為明朝才算有資本主義萌芽,因為明朝有了工業化趨勢,並且出現了一些商人自己下定單做來料加工的生意,
他們自己採購原物料,再交給手工業作坊製成成品,手工業者按件計酬,這已經有市場化工業化形態。


----------------------


  白銀在宋朝只是商品,非為通貨。十萬、二十萬銀對於歲入二千萬、三千萬的宋朝,比例只有千分之五或千分之六,
比九牛一毛還低。這個情況與清末東印度公司的鴉片為商品,非為通貨一樣,商品雖與貨幣均可用來交換商品,
但是商品不一定等同通貨。日本雖有銀島之稱,但是早期卻不以銀幣通行,大多視為商品用來貿易,後來盛行的銀圓,
已是明治大正以後。否則就會落入經濟學原理上的「坐在金礦上的乞丐」,典型例子有如甲裴產金,但是武田治下普遍貧窮,
不能投入生產的奢侈品,珍寶無異於垃圾。


  還有白銀自秦漢到明朝早期,在通貨的表現還不如另一種物資(非為黃金),當時的金融經濟不把白銀放在眼裡;
然明清卻以白銀貨幣化,但發行量受到日本及美洲銀礦開採產量,崩潰之必然,尤其是庚子賠款及馬關賠款,白銀外流嚴重。
如果白銀只是加入再流出,國內仍是淨值不變,但壞就壞在白銀原用商品交易而來,失去白銀卻屬無償,一來一回損失極大。
退一萬步而言,即令沒有蕭條,萬一清朝萬歲萬萬歲,繁榮的程度超過白銀產量增加,銀本位崩潰也必然,此為固定貨幣限制經濟發展。
馬以《資本論》提到政府發行銀幣在質量偷斤減兩,除了歸咎於資產階級用制度剝削人民,
實物貨幣的天然缺陷(尤其是單一商品,如黃金或白銀)昭然若揭,是以金銀本非貨幣,或者黃金或白銀不全是財富的指標。


  還有其書提到的交易,幾次輾轉後,商業可以輕易把農業的生產者剩餘完全剝奪,正如古董本身價值會隨著人為而調整價值,
但是古董本身卻大致沒變化。如果白銀愈多就表示國富民強,相同的白銀減少則為相同呈現,但是白銀本來只是白銀,
國家財富並沒規定一定得用白銀計價。
-----------------


  清中葉中國的一億人口人均白銀擁有量2—3兩,這些白銀是中國人拿自己生產的商品換來的,而人家的銀子只是從礦裡開出來的,
並沒有附加生產製造能力,所以,明末清初的貿易順差,只是帳面繁榮,我們是用本國的生產能力換回了大量的他國自然資源,
而這種自然資源幾乎只有流通作用。
  基本上我清楚了,中國商品經濟在明清發展起來,因為中國缺少銀礦,而中國政府在宋朝發行紙幣失敗(政府對紙幣無兌換信用),
所以在流通貨幣不足,海外貿易發展的現實下,接受其它國家用白銀支付以滿足國內流通貨幣要求,
並且其它國家也沒有產品可以提供給中國,除了銀子。到後來,其它國家發現連本國銀子也不夠用了,因為進了中國就出不來,
就想出來用鴉片作為商品換出中國白銀。
  不是英國人無恥,實在是中國人只進不出,全球白銀被中國以吸銀大法吸入中國,中國人又不肯用白銀採購國外的現代工業品—鐵路,
機車,紡織機械等。


  白銀很關鍵啊。宋朝時銅錢大量外流,以及老百姓大量窖存銅錢,搞得市場上沒有通貨,百業不暢。明朝初年也是如此,
恨不得物物交易了,發鈔又不頂用,有了大量白銀,商業流通就暢順了,雖然出口貨物很多,但是國內經濟由於白銀的潤滑,
也流暢了很多。


  平心而論,宋代的紙鈔政策還是不錯的,因為有充足的鈔本作保證,同時與充足的銅錢並行,所以幣值比較穩定,
明初紙鈔政策明顯受了蒙古人的影響,以鈔為主以錢為輔,鑄錢數目很少,再加永樂一朝出鈔過多過濫,這才快速貶值導致被白銀取代了。


  據我所知,永樂的寶鈔在中國本土不能流通,明朝就用於國際支付,強迫其他國家接受,結果這些紙幣反而成為了這些國家的本幣。
(強盛的大明就像今天的美國一樣霸道。)


 


 


 


 


 

標籤:
瀏覽次數:1639    人氣指數:1639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1595年英格蘭「終止長弓法令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文明的處理方式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