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735433
 玉竹劍虹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被侮辱的愛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鬱金香花語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經得起傷痛,忘不了怨
作者: 玉竹劍虹 日期: 2009.07.08  天氣:  心情:
各位現場的來賓,以及電視機面前的觀眾,大家平安。談這個專題,我先作一個隱喻跟解釋,從現在裡面我感覺到,很多年輕人已經跨入了我們心海羅盤這個園地,在聆聽著善知識的傳播,然後自己個人要改變著,以後思考過程,包括碰到事物的模式,已經不同比照於在學校裡面讀書的那種藍本,我們很會考試,我們也很會解答,老師要求在那個地方,題目應該怎麼作答,角度應該怎麼拿捏,死背活記的,甚至於記不清楚,半夜爬起來,臉洗一洗,再記的,也有人。這就是表示著,在固定的題目裡面找答案簡單,轉個彎摸個角,即使完全不能夠理解,用背的,背它三天三夜,也希望能背出一個分數跟結果。不過,在當人的目的裡,整個人生的耕耘跟規劃,如果大家瞭解到,一輩子當中走出來,你最後的結論是哪一個叫贏家,我相信贏家並不是贏在來自於當時是經過國共戰爭、抗日戰爭而沒被打死的,然後接著政府遷台來到台灣之後,但是做了本身不管是職位的高低、養家活口、一兒半女的,到最後告老還鄉了,往生了,然後有人送終,他覺得他人生雖然經歷過很多痛苦的時期,但總是不虛此行。但問題是錯在甚麼地方?他不曉得有沒有還存在的那股怨懟,在內心裡面產生沸騰,這才是一個人真正輸贏的根本。所以我說『經得起傷痛,忘不了怨』,這一股怨力是非常驚人的。最近政府的單位,做成一個調查的統計報告,自從921大地震到目前為止,大約快一年的時間,全台灣省的善心人士所捐贈的款項,大概快接近了七百億新台幣,當成是慈善,但這股捐的慈善基金裡面,範疇裡當然用在各種不同的地方,中間最主要的,幾乎有佔百分之六十,都捐給宗教團體,在捐贈的角度當中,我們可以理解到,善心善行人溺己溺,每一個人很希望自己在捐贈的過程裡,可以了卻一些或許自己認為曾經做過錯事的一種懺悔,或許是一種慈悲的喜捨,然而,當這些問題,你處理在你個人本身善行善意的範疇裡時,是不是這個地方,我們有同時去感覺到,不管我走到多大的布施,還是我本身有多大的慈悲心,然而你內在的心田裡,是否能夠永遠的做到沒有那股怨氣,因為這股怨力,才是修持到最後的成績單的表徵,否則中間你一時的那一種善,包括你善根善氣的彰顯出來,也只不過代表,你這個人,本質好,悟性高,能夠在這個地方,拿捏到處事的竅門,但是往回頭一走,最後的蓋棺論定,就是這股怨力,我們有沒有同時消除掉。這兩天看到國際間,俄羅斯潛水艇的事件,也看到我們現在目前社會上,這不叫慶祝,叫哀悼,有許多事情,比如說,心海羅盤是跨越五週年慶,但是林肯大郡是哀悼了三週年的這種悲哀的事情,有許多問題,能夠共生共存共榮,不見得完全都是喜事,悲哀的事情也有它的年份,也有它的年代,都會勾勒起往生者在世間的遺屬們,在這個地方會幻想,會想起當時那種慘境跟慘況,難免的在語言當中所吐露出來,對各方面的不滿,以致於心思當中又沒有辦法實質的去得到撫償,然後實質當中又沒有得到安頓,那股怨力若一直帶在他內心,我倒是覺得,他剛好輸了兩樣:第一樣,輸在他家園的損失,第二樣,輸在他自己本身身心當中所受到的衝擊。

我曾提到一句話:『足寒傷心,人怨傷身,民怨傷國』。今天我們在冬天時,不管是多麼冷的地方,你只要懂得把你的襪子,穿得暖和一點,不要濕掉,那你身體絕對不會冷;你身體裡面那件內衣也不要濕掉,不管外面颳風下雨,你還可以忍受。但是如果一個人本身用怨力,有這股怨來做事物,還是放在心田當中時,相對的,他的生理的結構,也會突然之間,轉載成循環不是很正常,接著如果再往上推,到處都是每一個人民百姓當中怨聲載道的,相信這個國家又要面臨另外一種災難來了。如此,從剛剛這些引介,目的也只不過是用很簡短的語言文字,來訴說這個本章節的重要性,它重要在甚麼地方?不管你今天跟誰修,有修沒修,你跟著哪一個得道高僧修,還是你在哪一個地方的寺廟裡面做靈修,修到最後的時候,要往生的那一剎那,你心情當中還有擺佈著多少事情都沒有關係,唯一的,只有產生的、不能夠有的,就是那股怨,那股怨,就等於你前面走的路都白走了,所有走的路途等於都沒走,不管你中間布施過什麼,你曾經做什麼大善人,做什麼大善事,包括如何造橋鋪路,但是眼睛一橫,心神靈氣一脫胎的時候,這個角度若抓不準,我相信你就不懂的。像你在讀書的時候,你會解數學,你會讀理化,你會讀化學題目的那個竅門,但是人生的準頭你抓不住,抓不住,你就會輸得很慘,從頭又輸到尾了。我記得,別說是我自己的親人,親戚包括朋友,年紀大的人,在座的我相信很多如果照年歲來談的話,上代的父母親所吃過的苦頭,每一個人都可以如數家珍,在他們當時不要說民不聊生啦,三餐如果能吃到,每天能夠吃得衣食飯飽的,算是很稀有的動物,但是大多數的人都是生活在相當的貧困當中,篳路藍縷地慢慢去開墾著這片我們認為的家園,這個家園裡面呢,老一輩的長輩們呢,可以對我們談的話就是,大家應該珍惜我們的食物,珍惜我們的成果,應該惜福,應該如何,相對我,他也會告訴大家曾經吃過的多少苦頭,不管是在婚姻關係裡面,甚至於在對孩子過程的教養裡,甚而孩子如果沒有教養到,最後變成了黑道、又被關了,他要常常去監獄所裡面來去探視的,來去看孩子不曉得在那個地方活得好不好,一輩子這樣子走過來,運氣好一點的,還能夠怎麼樣,黑髮送白髮,運氣差一點的,常常看到就是白髮來收黑髮的屍,這就是屬於人生當中呢,每一種不同情堪的那一種境界,包括一種歷練,不過我相信,這些事物在告別式的時候,我們看的最清楚的一點,就是很多人不懂去跟人家怎麼做告別式的參與,尤其是,很多親戚朋友可能瞭解到,那個人過去吃了很多羹了,吃了很多苦,擔了整擔,甚至整卡車,要說的話甚至可以出書,但是我們去的時候,看到了家屬裡面遺屬,還是大家在那個地方痛哭流涕,我們置身那裡也會覺得可憐,眼淚跟著他們一直流,兩個人就坐在旁邊,說起他以前多可憐,今天還這樣往生了,所有事情參雜在一起,就好像這個人往生時,讓這個大家活在這個社會上的人感覺到對他完全的對不起,讓那帶著滿心滿谷的這種怨,要返回他這所謂的那不叫極樂,那叫哀樂,那不叫極樂,那當中他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時,拖來又拖去,怎麼說?你們在那個地方坐著還在講他以前的事情,他又會想起來,一想起來又走不了了,走不了又駐足在那個地方,感覺到這輩子實在是活得一點意義都沒有,我認為這個就是我們在從生命的起源,在走到人生的過程,有一個地方完全不懂得去理解的地方,就是這一招:很多人能夠在生活困苦的時候白手起家,去開創一片天地,然後打成自己的成績,認為這就是豐功偉業,但萬萬沒有想到,內心底層裡面,有一個不該存在的念頭,常常會在我們心裡面,一直在做成滋生,慢慢的孕育了它具備的威力,然後到有生之年,自己已經感覺到不得了了,許多事物我在內心的心田裡面,常常繞不出來的時候,會發覺到自己這輩子走出來,完全都不快樂,完全都不舒服。

聽心海羅盤的目的,最重要的轉折點就是,要把曾經沒有過的思想,還是包括沒有的思考模式,重新的變更一下我們的思路,把人生當中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根本不要考慮的,這些問題,我們可以做12345的等級來分配,但最主要的,能夠達到哪種意境的人是最高的境界,就表徵著,他走的時候無罣礙,所以他沒有恐怖的原因,這股罣礙就是他有生之年當中,已經沒有回憶可言,一片都是空白,既沒有特別高興的事物,也沒有特別悲哀,更沒有感受到自己來這個地方是糟蹋了一生,即使我今天是受到擄人勒索,被剁成肉醬了,一塊一塊,我都會感覺到,我會相信,什麼叫做因,什麼叫做果,但這個因跟果並不是等待我有來生的時候我要做報復,萬一沒有這種心情,你可以走得很大方很磊落,萬一聚在這個念頭,你會走哪個地方?你所走的路途,全部都是充滿恨的角度,那這股恨的角度,就不是我們可以思考所及的,在我談所有的談古論今的專題裡,我可以把很多問題抽絲剝繭的,用觀念性的角度,來轉移大家的看法跟思路,但是我相信我本身在談話的過程跟他的依據,一定是來自於,我瞭解一定有天、一定有地、一定有人、一定有靈,另一個靈就是我們沒有辦法去看到的事物,但是它活生生的跟我們現在所感覺的東西可能都是一致,為什麼?只不過沒有透過我們身體的有形有相,但是這個靈也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也有哀怨的,也有不甘願,也有不高興的,就像中國字的寫法,在以吃素的人而言,過去得道的高僧曾經講過一句話,他說肉字是兩個人的組合,你吃他一口,你不知道猛開口就這樣子咬下去,那你吃他半斤,你就還他八兩,最後才瞭解原來肉是人吃人啊,肉字的寫法就是人吃人,那甚麼叫做人吃人呢?就是我們今天所抽到的所有生靈的動物,可能牠轉世的前世的祖先,或許就是你的親屬,或許就是跟你有相關,或許同樣身為人類的人,只不過轉到另一道的輪迴道,去做成他的修持,從這個地方就慢慢把事情會凝聚到,當你發覺到,每一個人在他有生之年裡面要對自己最好,有對自己有負責,他心思裡面絕對不能存在太多的憂慮跟怒氣,包括他的好逸惡勞,因為一個人憂鬱跟怒氣跟好逸惡勞當中,勢必的會帶給本身很多疾病的因果,因果就是這樣開始,今天原本沒事,一些事情本來很輕鬆的,不需要大費周章的,但是有些人就很會原地打轉,拼命的繞圈子,又自己又繞不出來,又一直想把這事情做解決,很多事情顛三反覆的,從來沒有截斷過,那這股心情就帶給很多朋友身體也無形當中,生理結構也受到干擾,這就是所謂的因果,由於憂會帶來疾病的因果循環,由於我們的怒,也會帶來疾病的因果循環,那我們在這個地方好逸惡勞,每天這樣歌聲靡樂,這也是對生理結構一個對待的因果循環,再者,如果行為不檢點,做事不正當,那胡作非為的事情,很簡單的,你就準備去監牢裡面關,那就是監牢裡面的因果,必然也會有那種因果在等待著,你要做你自己感覺到高興的事情,很快意的,不受人家束縛的,監獄絕對會開門在等你,然而如果這些事情,還沒有輪到你的時候,你自己本身心思裡,又產生了很多怒氣了,又產生很多不高興了,又產生很多貪嗔癡慢疑時,你又掉回來所謂的,我們講的,輪迴的因果。

以上所提到這些,先從一個怨字的開頭,而帶入一個因果的循環,目的也就是讓他家開始活生生的去檢討自己日常生活當中,曾經走過來的路途,今天放眼自己的心田,你還有沒有甚麼特別不高興的事情,留在你的心地裡,讓你一直覺得整個人輕鬆不了,因為你必須要跟人相處,在食衣住行育樂當中,勢必的你必須要跟週遭所有眼睛看到同樣當人的人,一起過日子,中間會有語言、會有眼神、會有語句、會有行為、會有舉止、會有動作、會有小聰明,會有所有一切會勾起你心田當中不愉快的感覺,但這個感覺,重點就在這個地方,對你產生甚麼傷害了,讓你產生甚麼損失了,讓你還是人離財散了,還是讓你家破人亡了,這些可能都嚴重到會影響到那一種結果,不過最主要的傷害你最大的,並不是事實俱在的那些,所有分分合合的原因,傷害得最厲害的地方,就是來自這些東西,給你最後的結論,是讓你受它戕害了之後,你還戕害了你自己,你抱了這個怨,一直沒有辦法去過好你自己該過的日子,這難免的就衍生出很多很乖離的生活行徑,包括家庭存在的背景,甚而夫妻之間,甚而影響到子女對待關係,我常提到,婚姻關係在我們心海羅盤裡面,是非常強調的一個單元,因為這個單元的結構體,如果不健全的話,也是衍生社會問題,大家眾所皆知的,但是我們如果把它當成一種很縝密的思考的時候,無怪乎,代表著會有這種家庭問題的主要源由就是,我們好幾好幾上輩子,對於那種會怨嘆、會埋怨、會生氣、最後會記恨,所有事情修到最後時,如果還有這種感觸的人,代表從來沒有當過神,都一直在當人而已,都在所謂的六道輪迴當中的輾轉不息,中間只要有辦法,有一胎、有一次當人,這個問題讓你找到訣竅了,我相信,在座的,不要多久就再也看不到你們了,因為這個轉回來的時候,你們已經不在這個地方在演這齣戲,因為要演人,這是必備條件,也就表徵著,你今天想要再轉回來輪迴當中因果關鍵裡面,要來當人的角色,會把很多問題放在心田,往生的同時,最後那一剎那,最後那一種沒有卻除的,就是身心當中,還有存在多少怨氣跟恨意,這怨恨這兩者東西的成分,就也同時的告訴著你,你是要成佛成仙還是再轉成人。這是一個比例,那這個比例就是我們這輩子一直在努力工作的過程時,人生如果只有把這輩子看得很重的人,一定修持得很不好,這輩子只會看這輩子,眼睜睜所看的就是這輩子吃得好、用得好、很輕鬆,所有事情賺得多、地位又高,如果把這個當成標的,這輩子你這個人,剛開始,別說到後來,現在我就可以告訴你,不及格了,已經完全不及格了,走也不用走了,走也只不過跟著大家一起走,走的方式都一樣,步伐開出來,步履走出來,大家心裡所負擔的沈重都是一致,今天我們以一個民主國家的模式來探討的時候,國家最高的是一個元首,元首有面臨到最多的事物的紛爭圖擾,相對有很多人事的關鍵,他在處理某些事物當中時,我們認為他是一個政治的手腕,一個力道,包括是一種政治的圖騰,都可以,但是我相信他最難忘卻的,也最難了脫的,就是在人事紛爭,包括政爭,包括政黨當中的怨懟,甚至於會衍生出來心裡面的恨,這兩者之間,可能他比別人享受的更多,因為他包容的範圍更寬廣,那我們一般人可能只有來自於這個家庭裡頂多於夫妻之間的對待關係,再多一點點親屬朋友之間的高低相比,再多一點點,頂多到我工作環境當中,誰瞧不起我、誰看不起我、哪一個上司常常在侮辱我,我們能拿的東西,也不過這麼長、這麼短,不過就是因為短,才好修啊,像總統做到那麼大就很難修呢,因為所有的事情都很長,這邊沒顧慮到,那頭又在怪你,這邊又出甚麼事了,一天到晚,光是應付這一切都不夠時間了,所以他能夠修,因為他也想修,但是事情太多不曉得怎麼修,就是來自於我們不知道原則性在甚麼地方,根本都可以不要的,長短不重要,重點是觀念。

觀念今天我們聽一個專題,它的精神要把它清楚,就是所謂的,能夠承受到,過去曾經走過來,不管你的家庭環境,在座年輕的也好,中年的也好,老年的都沒有關係,不管是你年少時多辛苦,生活多難過,包括現在也不要緊,這些東西不是真正的吃苦,這是磨練,這是在上帝也好,所有眾天尊神佛都沒有關係,不這樣子看待你、不這樣子磨練你,你怎麼知道成長有甚麼意義,你怎麼會瞭解到你已經成長,成長就是走過這些困難,才叫成長,成長就是跨越過這些溝壑、這些問題同樣再打擊你身上時,你已經感覺到不會傷痛,這樣子才叫免疫,我們只有在這醫學當中,要打三合一的疫苗、要種牛痘、要幹甚麼,產生免疫力,那是生理的結構,好辦,最怕就是心理的問題,會一再地反覆,但反覆久了以後,因為常受騙,難免變得有經驗,所以很多事情自然自己又慢慢發覺到,可以去處理的問題跟方法,包括心態自我能調整跟調適,唯獨到最後,我敢蓋棺論定,百分之一千的肯定的,大家最不能做的,也做得最不好的,就是很難免於忘掉怨跟恨,因為走到老的時候,反身一看,難免孤寂啊,人到那時候,人已經老了,生產力也沒有了,要對孫孫賢賢當中,對我們的孝順,我們不敢奢望,但偶而還懷著一點寄託,寄託甚麼?一懂對這個,愛是往下傾的,記得我們曾經扶養我們的孩子到這麼大了,到他長大了,指望他來養我們時,他反而都不太去照顧我們,三餐飯,別說甚麼了,人家說娘思子長江水,子思娘扁擔長,就是這樣:母親在想孩子時,就跟長江水一樣那麼長,孩子在想母親時,就像扁擔那麼長,有如天壤之別。但還沒關係,我們當父母的,認為孩子還不懂事,還替他煩惱,要死了還在替他煩惱,煩惱甚麼?煩惱孫子以後會折磨兒子。大家不知道聽不聽得懂?這就叫做父母,父母很長就長在這裡,那長在這裡的道理何在?因為我們自己有那個怨,有那個恨,有那個愛,一直在翻滾不已,糾糾纏纏,纏到最後的時候你完全沒有辦法清、也沒有辦法明,不清不明的話,你點甚麼光明燈?今天講的我是說,尤其現在聯考已經過了,我現在談沒有關係,反正聯考已經過了,提這個就比較沒有關係了,孩子們讀書不是跟功課讀,讀到最後,自己一點自信都沒有,也不是跟性向讀,是跟分數讀,所以他讀到最後,他唯一的寄託在哪裡?他只好到文昌公那裡,拿個准考證還是身份證,還用影印的,掛在那裡、貼在牆壁上,寫著甚麼人、幾號,意思就是點個光明燈,看我這次能不能考上。這就代表著跟我們的生活生存同樣意思,方向不明,點甚麼燈都沒有用。他今天是考分數,所以他要去找文昌公;他今天是考興趣,他根本不用找文昌公,興趣可以不用透過分數,我們就可以研發出來,他應該具備的成果。殺豬的不用人教,殺豬不用考試,但人家真的是庖丁解牛:人家庖丁,以前最好的廚師當中,他拿一把牛刀,在殺那隻牛時,他在鏗鏗鏘鏘時,殺牛還有聲音,有音樂,殺得非常漂亮,肉跟骨頭都沒有碎掉,那是他自己學來的,這是技術問題,性向就是技術問題,今天在外面讀書的孩子,就是因為不瞭解先找到自己的性向,附庸風雅於我就是要分數,要分數找誰要?當然不能找監考老師要,也不能找其他同學要,我找文昌君要,所以你認為那是光明燈,但是其實你因為心志當中,你要的是分數,所以你心志不明,你根本不需要點燈。同理的,我們心裡有怨的人,我們頌甚麼經啊!今天,許多人都很喜歡在那些所謂的法會布施當中,認為在那地方,有非常大的磁力可以加持,無可厚非的它是一個法會,對於很多眾天尊靈、眾天尊神佛的恭敬,這種儀式的膜拜我們要找到方向,但真正在一個法會參加完之後,你回去有沒有想一想看,在完成了這些法事之後,你的心情有沒有兩樣?

你的看法跟觀點有沒有改變?過去你會討厭的人,有沒有看到他,就突然跑過去抱著他,說:我以前對你很不好,很不好意思。有沒有這種懺悔?有沒有因為曾經有一筆大家這樣子不共戴天之仇,血海深仇的事,你說一筆劃勾消就勾消?我相信,很少人能夠去做這種立竿見影的事,無怪乎,我們的人口生殖率跟這生產力,越來越高,就是因為一直轉不回去。今天,一個人在外面,我站在台上,會演講出這些專題的主要目的,就是可能我已經有這種感受在過日子,我是用這種感覺在看待人生,所以在我面前當中,也沒有甚麼叫特別的人、特別的事、還是特別顯赫的東西,映入在我們的眼簾裡,讓我們產生了一種無可奈何、還是非常的希異、還是非常的羨慕的追尋,這裡面完全是操之於,我不會以這個人的人生、我這輩子自己的人生,所有的成果跟成就當成滿足,我不認為它才是成績,我最主要是把我的心情跟心性,自己的心性,有沒有辦法調養到很順,這個順,就是看到甚麼東西都不會刺眼,我們不會看到甚麼事情,就覺得:那人怎麼這樣、那件事情怎麼這樣。所有事情我們看到的時候,我們不會情緒亢奮,我們不會把很多問題當作是一種情緒使然,這個時候會感受到,原來讓自己覺得最高興最快樂、無與人爭的這些事情,在我們心田當中所鑄下來的快感,能夠讓自己活得這麼好,讓自己生活品質這麼優秀。生存大家都一致,但差別在生活的品質,就是一種理念的關係。今天這個理念大家如果不堅固,不管你聽心海羅盤五年十年,這條題目如果聽不進去、無法消透、不能看透、不能穿透的話,這些中間的成果跟效益,畢竟還是有限。為什麼有限?你不管聽到你已經瞭解的也好,中間有恍然大悟的,有心情突然頓開的,有那種感受很舒服很喜悅的,但是這些好的,停留在內心當中裡面呢,就像白馬過隙一樣,一下子馬上就沒有了,但是馬上碰上的事,又開始要考試了,要考甚麼?要看你待會兒突然出門,不要說太遠啦,等一下出門時,到外面人擠人,還是交通不方便、等不到車、還是公車開太快、撞倒你什麼的,所有雜七雜八的事混在一起,每天我們都有得怨,每天我們都有得生氣,但是這些東西如果生氣埋怨久了,我又發覺到,我自己身心已經有點變化了,這股變化的來源就是,我按耐不住這股怨力,它一直在那個地方,在我腦袋瓜裡面際遇當中,一直在滋生它的影響力,這就是我們為什麼一直找不到生活的要門。

今天要找個工作,要讓一個人活得舒服,不是說我們在婚姻關係裡面,大家都相安無事的、平平安安的,兩個人沒有甚麼爭執、沒有甚麼爭吵,那當然這個夫妻就感覺到很和樂,每一個人都會覺得很幸福。我一再強調,夫妻只不過是兩個不同的靈,站在陰陽兩體當中,形成的一個結合。他們的結合,會有性向當中的相似,也會有性向當中的相異,但兩個人如果在一起久了,必然會產生某些事情的衝突,以這個衝突來講,我們就必須有深深的體會,體會在哪裡?兩個人之間的性格跟性向衝突點,因為走在運勢一發來的時候,這運如果不好,去年都不會,為何今年變成這樣?今年很好,明年又開始不好,翻來覆去當中,代表什麼意義?代表我們都走在被人考試的時間當中。但是往往的,我們發覺到這些問題一存在時,很少人願意去檢討自己,為什麼要生氣、為什麼要記恨、為什麼要記這個怨,因為我們不瞭解,我們都認為是理所當然、應該的,這沒甚麼道理,本來做人就是這樣,你惹我、我就跟你鬥,很多事情會變成你來我往當中,當成是理所當然,但理所當然是從甚麼時候開始?小時候就開始學了。他學誰?學大人本身的樣子,學到他自己有自主性,學到他自己有保護自己的同時,他方向、他的作法跟他的長輩,都是同一條線的、同掛,同一個路線,但那路線一走久了就…人要能很認真的去修正自己,這要有相當高的一種悟性能力,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很幡然的去檢討自己到底哪裡錯誤,所以我們因為不知道,也就變成順其自然的,讓自己的性格這樣子,奔放於外在的空間,然後視為理所當然久了以後,說你沒有恨誰、沒嫉妒誰,也是很困難。今天,在一個社會,要算吃苦的,要算煎熬的,要說那些擔蔥賣菜的,要說那些當苦力的,還是做多辛苦事業的人,都可以,我們台灣還算少,比較起來全世界地球的人口,我們台灣在這種很重勞力的、很吃苦的工作,照整個全球的比例來算的話,我們是微乎其微啦,但是微乎其微當中,大家有沒有發現到,我們並沒有比別人快樂耶,也並沒比別人高興到甚麼地方。看到高速公路上,很多外勞在大熱天,像現在七月八月當中,赤著身體這樣子挑磚挑鐵的,那種很沈重的工作,看一看,都沒有我們台灣本島的百姓同胞,在那邊擔任這種粗重的工作,但是,你在往回頭一看,看到我們整體性的社會新聞,每天這樣子琳林琅琅、滿滿目目的,這些問題所衍生出來的,哪一個不是跟怨跟恨有關?要不就跟貪有關,貪不到就怨跟恨都出來了,很多問題就衍生出,我們並沒有因為我們生存條件的提升,也相對提昇我們生活的品行,也相對提昇我們思考事情的模式跟觀感。今天,因為我們這些真正的重點沒有把它斬根的話,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一碰到問題,依然故我的,那個人還是你、那件事還是你承擔,只不過時間跟年代不同,多了一樣可能是人不同而已,但是輪來輪過去,到最後還是你承擔,到最後還是你承受,所有事情你身邊的人也不會說:你很生氣,分一半給我生氣吧,我替你生氣,我替你怨妒。沒這回事。所以,想瞭解題目時,這個專題,可貴的地方就是來自於,它已經開始在做斧底抽薪的工作,它不是在那個地方扇兩下罷了,這是一個整體性的觀念,這個觀念如果能夠徹底的執行、有徹底的看法的人,你會發覺到,甚麼時候開始有這種想法,甚麼時候就開始得到真正快樂,甚麼時候才會覺得輕鬆,因為這個並不是哪一個人針對哪一件事,對夫妻應該怎麼樣、對子女應該如何、對父母應該如何,這個沒有分門別類,只要你對到所有的生靈,你都可以同樣的那種感受。

就像我的母親,前陣子,也不知道,她好像運氣不好,犯太歲那年,走在路上莫名其妙,她又屬狗,走在人家騎樓時,剛好有隻母狗在那邊,她走過去又沒招惹那隻母狗,卻突然被牠咬掉一塊肉;一個老人家,七八十歲,被咬了一塊肉之後,很怕,心猛跳個不停;那隻狗也沒有考慮到,她也屬狗,狗就不應該咬狗,照樣咬:但是我母親並沒有因為這樣,就拿棍子要打牠,還是對那隻狗產生恨意,不是說人不會咬狗,不是這個意思,是人不跟牠爭的意思,我母親反而想說,聽到隔壁說,這隻狗怎麼在那裡?他說這隻狗是母狗,生了很多小狗,半夜不知道誰很夭壽,不想讓牠在那裡,就把牠的小狗都抱走。一隻母狗生了十幾隻小狗,突然間小狗都被抱走了,你知道這隻母狗的心情會如何?這時候牠只要看到人,牠哪會分誰是誰,牠只要看到人,因為牠有恨意,就一口咬下去了,咬下去就覺得,牠是一種報復的心境。這又何嘗不是動物就有,人也會有的啊,人在每個內心裡面,你有那個怨,是很怕人的,那個怨就會產生恨,有那個恨就會產生報復的那一種萌芽,一有報復的心情一來的時候,就像是:一個人平常做事情,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平常人家一些事情做起來很輕鬆,瀟瀟灑灑、不計較得失,也不會患得患失的人,他空間很開廣,但是很會煩惱的人,覺得這裡不行、那裡也不行,所看到的都很狹窄,那裡都不敢走、也不敢碰,一些事情壓怕死、放怕飛(台語諺語),很多問題就放在自己內心裡面裹足不前,這種憂慮讓自己非但不能開展自己的心懷之外,凡是做很多事情,別人會感覺到你非常不確定,你根本沒有辦法擔當大任,別人要對你這種認同的時候,相對的,你的圈子就會越來越窄、越來越閉塞,這個時候開始就返回流回來,這叫自閉,一種躁鬱症,就是慢慢的轉回頭回來,這是一個人,很多問題他本身並沒有大格局的思路,常常要選那種最好的,感覺到這個事情像最妥當的、這樣最穩了、這樣都沒有問題了哦,看穩都沒關係了,才敢去做,這種人以為自己最穩,其實他的環境與圈子是最窄的人,作為也最少的人,但是往往承受最大責難的,也是他這個人,因為他心田的導流、逆流的東西一進來會產生很多躁鬱,很多不自主、很多不確信,甚至於沒有主張、甚至於沒有自信、甚至於手冷腳冷的,常常感覺到很顫驚,很多問題很像不敢去做承受。

就像是一般的婦女朋友,本來夫妻感情很好的,兩個人走在一起,對先生百分之百依賴的,突然間一聽到第三者來的時候,大地一聲雷,整個人都昏了,不知道要怎麼說話、怎麼看人,每天也不好好吃,人也不好看,整天吃飽飯就像孤魂野鬼,遊蕩來遊蕩去,不知道要怎麼做,沒頭沒尾。這就是甚麼?把所有事情顧得太好,很多事情都要看得很美滿。這不是演電影:很漂亮,所有事情都沒問題,覺得自己很快樂。那你用這種心情,其實你不是舒服,你也不是滿足,你是現在還沒讓你煩惱到;有些人是必須先煩惱,兩者都一樣,搞到最後沒一個好。第二點,原來就是一些事情當中,平常人家沒教他也沒關係,沒告訴他也沒關係,但是他自己覺得:你如果對不起我、對我哪裡不好,如果讓我知道,我就會怨恨在內心,我這股怨,就是曾經所走過的路途,不管是我曾經對你好,你對我的反背,曾經對你的付出,情跟義,包括對你所有的,我記得住的,算一算沒一條你曾回報過我,通通被你糟蹋掉了,沒關係,等於我拿一百萬出去,卻沒得到半毛回來,那都沒關係,只是個過程而已,但往往很多人就把這種問題,深深的記在這個腦海當中,你會發覺到,你日後走出去,到處都是仇人,你沒有一個親人,你到處都是仇人,所以我會提到那一個專題『仇人一定是親人』,親人就是來自於,你曾經因為你們有那個特殊的感覺、特殊的好,感覺非常不錯、很交心,彼此都覺得非常好相處,兩個人很坦承的,所以你就把一顆心,『我本將心照明月』,沒有想到『無奈明月照溝渠』的時間也發生時,你會覺得很不值,很多人都覺得不值,不值就是怨妒,會開始生氣,會覺得:我對你這麼好,你怎麼可以這樣對我?這種問題幾乎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常常腦袋瓜裡面,第一號、第一個訊息、第一個思想,就朝這麼方向走去,會覺得人生在這裡,對人好沒甚麼意義,對人好沒甚麼意思,把這問題當成自己的吃虧,把這股怨,記在你自己的心神當中時,由於過去本來都很好的,都有這些交往,都有這些關係關連的人,久而久之,你發覺他們沒有一個行的時候,你走出去外面看到的,已經不是親人,都是仇人。有怨,到處都是仇。有憂,就自己會把自己的窄門關起來,在那個地方當成自閉症在看。那是一定的。一個人如果是很多問題,有怒的時候呢,因為這些東西會弄到出來,一定會接著怒就要來了嘛,因為怨完就會怒,那怒呢,就想報復,想報復就無所不用其極、想盡辦法要把那個人毀掉、滅掉,那我才會高興、才會快我心頭。沒有錯,你怒氣一上的時候,那你就要大難臨頭又要來了,這連貫性的。所以思考事情,你千萬不要只有這邊想、那邊不想,你千萬不要想到好的開端,你認為美滿,後面的你都沒有去看它。天下的事情環環相扣,沒有一件事情是獨立生存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有起承轉合的,每一件事情都可以談出它的始末源由,所有的問題,很多人只有想到前面而已,都沒有談到結論,因為他不敢去想,也不會想,甚至於也沒有這種智慧想。所以人生走過來,為什麼叫庸庸碌碌、苦字了得?就是那個苦,不是人家給你苦,因為到老了,要往生了、走了,你還記得苦、還記得很多怨,你當然苦啊,人家又沒有給你苦,大家走都一起走;來出生的時候,大家都是被人家拖出來的,又不是自己爬出來的,大家都是十個月,被別人拖出來的,要死了,往生也是被拖進去的,又不是自己爬進去;出來跟進去,都是靠別人,沒有一樣事情是我們自主的,但為什麼中間人家會做人的人,做得這麼的瀟灑、俐落跟乾淨?因為人家知道,他甚麼事情不敢去招、甚麼事情不敢去惹,因為他瞭解這個東西一放在心田,一有這種萌芽,一有這種感覺的時候,慘了,會被抓到的,讓這種東西一抓到的時候,你一忘不了怨,你就完蛋了,你所有的八竿子挨不著邊的、好幾世紀的,你只要有回憶的、想都到的,在你心田裡面一迴盪起來,偶而夜闌人靜也好,偶而自己孤枕難眠的時候,也都沒有關係,那一種情境、還是那一種對待,讓你感覺到心裡一不舒服的時候,你就把它拿出來想;想,不是為了要忘記它,而是為了讓自己生氣,要想到怨恨、要想到不甘願、要想到覺得不值,想來的都是折磨自己,抱著一堆還捨不得放,叫你放兩三個掉沒關係,你說『我沒這個肚量』…那哪還叫肚量,那叫無量,肚量不是那麼簡單說的。

所以你要知道,這樁問題當中,我可以在很多章節…因為我知道,在座的觀眾,既然來這裡聽了,電視(轉播)你們一定不會放過,但是我每一個章節當中,我都會把每一個過程裡面,從不同角度來詮釋,但今天的詮釋,一個人修持的最主要的方程式,它這裡面有一個東西千萬不要碰,比AIDS還厲害,就是怨戾。所以我常提到,當你社會整體性…你們今天,不管是看到任何的新聞,不管是所謂的兇殺的、政治的,你只要感覺到你不高興的、你不滿意的時候,這些事情,你千萬不要去責怪當事人,你也不要說:那個人怎麼這樣敢、那個人怎麼做那個事情…天下你沒有必要去責備哪一個人,你應該感覺、反觀自省的,用更高操的理念,去思路著:這個社會為什麼會有這個事?我們這個社會大家已經文明進化到這種程度,文字已經這麼普及,每一個人領受教育當中,從過去很小開始,就接受很中規中矩的、有計畫性的一種教育方式,來認知,包括讓我們大腦有一種靈活的思考模式,但是在整體社會大家群居群體、共同生存的同時,為何還會有這種事情,發生在我們的價值觀當中?為何還會有這種事情,發生在我們的見解跟看法當中?產生我們使這社會受傷害的事發生?如果我們對這件事來做研究、來做要求,甚至用這件事來教育我們孩子,不是不能做,要教育小孩,要讓他明瞭、要讓他知悉:這個時候這社會病是病在甚麼地方?病在觀念、病在價值觀。我們人會病,也是病在觀念跟價值觀。人的病,常常大家都有另外一種思路的模式。我發覺到,整體社會裡面,要運作出來,不管你這是公益團體的事業也好,包括甚至一種教育題材也都可以,我常會發覺到許多人,一直認為,殘障朋友很像比較弱勢、比較可憐:他們沒有手、沒有腳,身體甚至沒有眼睛、甚至顏面傷殘,在很像人生走法裡面,就很像略遜我們一籌。沒有錯,眼睛明看,論速度、論明亮度、能夠拿捏使力度,我們正常的四肢健全的人,當然比他好一點。但是我一直認為,天下沒有殘障的人,只有心障的人,沒有殘障,殘根本不會障,殘哪會障?殘只是這個地方不方便而已…比較不方便,好像借錢不還你,不是不還你,比較不方便而已。所以沒手沒腳也是比較不方便這樣而已,他沒有障,這種障並沒有障到某個角度。最主要是心障,這個心裡面有障礙。心裡面為什麼會有障礙?因為我們有怨有恨,有怨有恨就不會自然。你不管是夫妻之間曾經有過的感覺,兩個人一撕破臉之後,你要再重新破鏡重圓,可能又常常回想起,過去你對我怎麼樣;可能兩者之間心裡面,有這種芥蒂,又不便明說,所以投出來的話,包括兩者之間語意、表情、態度,並不是很順乎於對方能夠馬上坦然接受的,是因為你心裡有鬼,你那個鬼就是障滯,那個就是所謂的、我們講的…佛家講的業障,沒有關係,那是一種業歷的障,但是我們把它談成心志當中的怨戾的障。所以我們只有心障的人,沒有殘障的人,心障的人到處都是,比比皆是。每一個人心裡面只要還有喜怒哀樂悲悽、還有貪嗔癡慢疑,隨時的心志當中,想起來就起來,想下去又放不下去,隨時都有那種感覺時,你就要考慮到:我也是心障了。我比那些殘障人士,我也沒有比較舒服,怎麼說?他只是比較不方便,我是都很方便,但我的心情不方便;我的心情就是不舒服,很奇怪,你要我輕鬆就是輕鬆不起來。但你是否認真想過,為什麼你會不高興?為什麼你會不滿意?為什麼你會覺得你不舒坦?

你發覺到孩子,不管是從他課業的要求、成績的比照、跟同班同學的名次的對稱,你感覺到:我已經教你這麼認真了、那麼好好的教你、然後讓你補那麼多習、這麼好好貼切的…很多事情照顧到無微不至,你為甚麼沒有辦法把我考前十名還是前五名,拿回來讓我高興一下?那一種感覺,你會覺得說,我在教這孩子當中,有些父母比較沒理由、不理智的,還會說『很不值』,會覺得他教育得很失敗,因為這孩子考試考不好,我覺得很失敗。失敗當中,絕對不是以這出發點為主,一定要從很多種方案當中,去讓子女瞭解:跟你相處是一種進步,絕對不是退步。那甚麼叫進步跟退步的差別性?這地方我做個很實際的報告。每一個父母親都有年少年輕、包括你們現在認為的一種、你所崇拜的人,不管政治人物也好、經濟商業行為的人、都沒有關係,打從心裡裡面,你們都常在一個整體社會裡面都感受到,那個男人很有魅力、那個女人很有魅力、那個女人很了不起,都一直從他的表現度裡面,覺得官做得不小囉、魄力也不錯哦,你們發覺到你們有一種崇拜,是把他當偶像,把他當成你心儀的一種感覺,那種感覺很好,感受到看他那種風範、做事的態度,不管士農工商裡面,都有翹楚、都有人獨領風騷,會有人去產生某些人對他那種風儀當中的景仰,但是你要瞭解到,獨獨的,我到現在為止,我還很難得聽到哪一個兒子,去告訴他父母親說:父親,你實在很有魅力;還是,母親,你實在是夠有魅力,讓我感覺到,我一直心儀你。很少有孩子如此。對自己的父母說:母親,你怎麼活得那麼瀟灑,父親,你怎麼做得那麼漂亮?這道理何在?這個魅力不要讓外人講,不要讓人錯覺,不要讓人感觸,應該讓自己家裡面的孩子,跟你生活在一起,他就一直把你當成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對象,他學習你那種風範跟樣子時,他一直都很快樂、沒有負擔,那過得很順意也很善解人意,更能夠在很多事情當中,自己的心神,溝通到圓融,不會覺得很鬱足、鬱悶,這就是因為我家裡就有一個很好的模仿對象,如果不是我父親就是我母親,命好一點的,兩個都是。這兩個都是,不是指我父母很會賺錢,不是;可能不會賺錢,可能很平凡,可能是個公務人員,可能是個很基層的小市民,但他們就認真的去要求自己的食衣住行育樂的感受,包括做人喜怒哀樂的對待,包括自己個人情緒當中的握控,這些我都會在孩子面前,讓他覺得,這才是真正我心儀的老師,我所感覺到有魅力的人,到長大了,看著父親的背影也好,看著母親稍微有點彎駝的身軀,我都有感覺到人生有他們兩個帶,我真的三生有幸。這就叫人生。所以要當父母就要這樣才漂亮。當父母,不是說孩子要讀書、要留學,我就幫他籌一筆錢給他;到外地,怕他沒棉被,我們就寄棉被給他,;沒地方住,就幫他安排妥當…這樣叫會當父母。那是普通,那是你有能力就去供應他。沒有辦法又不能強求的事物,你也不要硬去借…父母如果借錢給孩子唸書,在孩子心目中不一定會感激,也不一定很快樂,他會感覺;比較有智慧、比較有看法、比較有悟性的孩子會阻止父母;一個孩子若有能力成功、有能力打拼、有能力處理事情,書不一定要去外國讀,有心要讀書的話,電線杆下面都能讀,不用讀到國外去…因為讀書這種東西,我們是在讀書,不是在讀環境…這個角度,人家會讀書的孩子,會體恤。相對的,你如果今天物質生活飽養於他,讓每個孩子感覺到滿足時,有一天,你心裡會有很多怨,你會有很多不高興的事情,因為你當時你所有出發點,你不是用你的思考模式、你做人的魅力,來導引你的孩子走向他人生的旅程,你是用大家都同樣的方法,來帶動著你認為他『一定要這樣』的成長,所以他萬一沒有辦法達到你的理念跟理想,甚至於成績不如你所預期時,你心情當中感覺那種挫折感跟那種感覺,當別人…同事、同班的、還是一些同學…又有同樣的孩子,一起做比較時,你會發覺到很丟臉、很沒面子,回過頭來,你會很氣你孩子。你知道招誰惹誰,搞到最後,是你自己當主角,別人都當配角,編劇也是你寫的,演員也是你找的,導演也是你在當的,弄來弄去,你流不開的那個字眼,就是當你發覺到挫折、或心有不甘時,你心裡面所有的情緒的表徵跟導引線,一定會借諸於第三者來發洩,這個時候,親至於自己的家屬就是親人,你沒有辦法當成他一個有魅力的父母,然後你就變成他會避之唯恐不及的人,話也不敢跟你說,一件事躲來閃去,最後有一句話就會出來…很多人都會說:『我兒子都不聽我的話』、『我女兒都不聽我說』…不聽我的話,跟不聽我講,當成是我在人生裡教育的失敗。我相信,心海羅盤,我一再提到的,有很多年輕的男女、同學們現在坐在這個地方,最高興的,是我個人,因為我發覺到,你們同樣在一個成長的家庭當中,以這個年歲來聽這些語音語言,最起碼帶動的是,我可以很肯定的,你上輩子悟性一定不低,而且很能夠去接受到不同思路,包括不同思維的模式,來探討你自己的人生觀,但我更希望的就是,你能來這裡看的時候,你要回去開始,要拖著你爸爸媽媽一起看了。有很多不同兩極化的家庭,有些是父母坐在那地方,希望他兒子看,兒子拖不過來的;有些是孩子在那邊看,希望拖他父母看,父母說,看那幹嘛,都來不及了還看那個?也會有這種狀況的。但你就理解到,每一個人,個人頭上一片天,師父引進門,修行靠自己。今天多聽這些話,只是增加我們的決斷力,決斷甚麼?不是霸道、不是決斷魯莽,是決斷於我們在選擇某些事情的時候,能夠瞭解到,吃苦啦、傷痛啦、所有奮發向上、所有的過程,那也只不過是一個歷練,真正輸贏到那一個人,不生不滅,他已經把這輩子走過的,曾經有過的豐功偉業也好,悽悽慘慘的也好,落魄痛苦的,都不要緊,痛苦難受的,一大堆都放在旁邊,他走得瀟灑,是千山我獨行,他沒有一個怨字了得,他都無怨無嘆,所有事,他都覺得只是經歷,他就把它當成,人生好像一齣戲,把它演成戲一樣,哪有一個是話劇也好,是個舞台劇也好,是歌仔戲也好,台上演戲演到在台下翻臉的,哪有這種人?絕對沒有,他也知道剛才演的只是戲。剛才演的劇情,被誰虐待,哪有說剛才在舞台上,被婆婆虐待,下台就痛打演婆婆的?哪有這種人?沒有這種事啊!

所以世界上我們看到一幕是一齣戲,你又何嘗不瞭解你的人生也是一齣戲?我們只是一個角色,你何必這樣子希哩嘩啦的,把你生命裡面,你認為你的感觸才叫感觸,錯了,你的感觸在上帝眼裡,就是一齣戲,但你卻把這齣戲當真了,難怪你兜了那麼多沒有必要的東西。往生的極樂,看不到方向。所以看不到方向,是因為你有生之年,心裡存了那麼多怨,你每天誦經,又有甚麼用呢?不管你是阿彌陀佛念幾千萬遍,不管你是大悲咒念幾千萬遍,但是念不完的時候,念到最後心裡還那個怨,等於沒有念…有啦,有個好處,這個口齒比較清晰啦,這個舌頭轉動比較敏捷,這樣而已,念經只有這個好處,可以讓你心頭比較靜,靜,不代表沒怨哦,這不一樣意思。很多人說『我心裡很平靜』,很平靜是因為還沒有碰到時空的運來叨擾你,很平靜是剛好磁場…因為每一個人走,會有流年就會有流月,有流月就有流日,有流日就會有流時,算到精細一點就有流分流秒,每一個東西宇宙間的四時當中,從來沒有停止過,我們跟他的這個所有磁場當中,光線的折射原理,腦袋瓜跟他所產生的互應關係,形成重疊的時候,也就代表我們現在人事物的結合對待問題,在某年某月的,比如說,8月20號的晚上7點,我在台北火車站五樓的演藝廳,我跟在座的在做演講的時候,我們所看到的近距離,每一個人的眼神,我看得到的,儘量看,一直看一直看,在看的過程當中,又何嘗不是我的眼神跟你的眼神,交聚在哪裡?因為你的思路在天上那條線,我的思路也在那條線,我們形成很密切的一種交叉,產生心神的意會,我透過語音來觸動你的感覺,增加你的思考能量,思考能量增加你的判斷,讓你在很多事情當中,免於恐懼、免於罣礙,沒有什麼門道,只有到最後,你要知道,這是一齣戲,戲裡的人生就是演著各種不同的悲歡離合,跟悽悽慘慘、跟榮華富貴,這些一定都有的,但這齣戲不是不負責任的戲,不是,每件事所要負擔的責任,都擔在哪裡?人與人之間,人類的下一代,我們要怎麼去教養起來,那是責任,孩子不是我們的孩子,我一再強調,他不是姓甚麼,所以他是誰的孩子,不是,他永遠所扮演的,是人類的下一代,那上一代人有這個責任、有這個義務,把下一代人轉折的教育、當中的傳承,給他最好的環境,讓他有學習的一個榜樣,甚至一個模式,再聰明一點的父母,把自己再養成一種有魅力的父親,然後在母親當成一個能夠導引的慈母。所以我在台中,上個禮拜講的那個專題,『父嚴子規,母嚴子孝』:父親要很嚴格,孩子會規矩,大家或許會誤解,是不是一天到晚在打孩子,不是,父親手上拿的這個教鞭,或者是拿著棍棒,都沒有關係,絕對不是打在孩子身上,是打在自己身上,就像乩童起乩一樣,自己操自己練,練完後自己不好的地方都打掉,讓孩子看到,這樣我相信他的孩子絕對有規矩;母親也一樣,母親嚴格要求自己心情當中的變化,很多情緒退潮、高潮、還是甚麼潮,反正隨時有他不同的波潮,這些情緒都把它甩掉,然後鞭策自己不應該有這種淺見,讓跟著你活著的女孩子也好、男孩子也好,覺得妳不會常歇斯底里的、妳不會這樣有週期性的,妳很正常的,然後母親就常常鞭策自己、要求自己,孩子看到母親,不得了,她那股毅力跟她的作為,難免的,我對她,成長的過程給予我的教導,我以後會非常孝順。這樣就對啦。父親嚴以待己,母親也嚴以待己,嚴自己的缺點,人在人生裡,就要嚴苛,要求自己斷掉這個根,就是那一個字而已,『怨』,這個『怨』,是很大的力量,所以我剛剛說,人怨傷身、民怨傷國,一個國家如果到處都是怨氣,你看一個八掌溪(註)的事情,民調馬上掉到快谷底,道理何在?看不下去嘛!大家會產生那種共同的酵素出來,會影響到整體生存的環境的生態、空氣的品質,包括人情緒的共識,這些東西都會帶給很多人不同的主張跟感觸,同理,一個人主張自己個人的事情,會影響到一個家庭成員的成長,一個家庭裡面的認知,跟共同的習性跟習慣,會影響一個社會的價值觀,社會團體裡面,是不是能夠去毒去瘡,大家能夠讓它化膿,把它變成是好的東西存在,那這國家當然安康,所以看事情,我說不要只有看一個開頭,一定起承轉合都要把它懂得看,所以台灣俗諺,『抓牛頭不要打牛尾』,就是,你說在外面你多會修、你多會拜、你多會誦經,坦白說,這個字誦不了,你就不要誦了,這個怨還有,你就不用誦了,為什麼?你一沒有誦開它,你根本沒有瞭解它,你一直很希望透過哪一種特別的法門或是法力,能夠解掉你心裡的迷障。對不起,天下所有人都解不開這種障。我就曾經看過一個詩詞裡面,關老爺寫的,『法力伏魔不伏冤』,他說他非常瞭解人間裡面因果的對待關係,他也知道他在講這個牲口之間、所謂吃素吃葷的這個問題,所以他說每件事情都有它恩恩怨怨的對待關係,在循環著不同的世紀,所以他說:我雖然法力很高、很強,降魔沒有問題,但我不能降冤,那個冤情的東西我降不掉。因為那個每一個人,冤有頭、債是有主的。所以今天我們說過,生出來的時間,也不是自己爬出來,都是被拖出來的;要進去也不是自己爬進去,都是被拖進去的…那一個出來、一個進去,輸贏在哪裡?人家少掉一個怨字。我出來我不怨,在哪個家庭,我就存在那個環境,從小能認知,是我悟性高;我走了,我也沒有感觸、感嘆,為什麼?因為這是一齣戲。在這齣戲當中的過程,我能夠做的一點,能普及於、能影響周遭,小至於家庭,是我的福份,我在結善緣;大及於在整個社會當中的共識,那是我另外一個天職,這也就代表,傳播善知識,成就功德事,我們能夠把很多觀念一五一十地、從不厭倦地、要把它鉅細靡遺地做成剖白,目的要讓大家抽絲剝繭地,把你心裡面,常常感覺到困苦難捱的、感覺到不順暢、不如意的東西,能夠徹底連根拔起。所以,當你在發覺到、你在感受到,你實在不會感受到很輕鬆,自己覺得有悲哀難過的東西,常常纏著你的時候,我告訴你,那都不是東西,東西是自己產生的,沒有甚麼東西可以纏住不放,沒那種東西,都是自己搞出來的,所以這些東西最主要的原始來源,就是我們一個怨字了得,沒有這個字,我相信,你所有周遭、所有事情的看待,包括你的心神、你的心情、你想走到哪個地方,你都會雍容自在的、高貴無比,你根本不用跟人家比東比西、比長比短,因為所有事情你已經了透到,從一就可以窺全貌了,這叫道,你從一點就可以看全部了嘛,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到所有的全部,我為什麼會有那中間、其他感染到、沒有必要的,就是因為這一點,我拿不開,這一點拿開了,你就從來沒有怨生怨死。你所有事物當中的輕鬆自如,以及所有周遭朋友當中的好壞與否,你都放在心田裡面,不做評價,因為這裡的不做評價,代表著我們都是人生當中的一齣戲,你演你的角色、我演我的角色,我也不叫自私,只不過我們提早看穿看透的人,那個人叫幸福,看不穿、看不透的人,那個人叫輪迴,所以我們千萬不要有一個別名,讓人家叫甚麼?叫輪迴。
標籤:
瀏覽次數:57    人氣指數:257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被侮辱的愛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鬱金香花語
 
給我們一個讚!